研究主題 Research Interests

實驗室主旨為開發嶄新且期待未來可應用於臨床使用之核醫用示蹤劑,目前藥物開發主軸分為二個方向:

  1. 研製可針對阿茲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主要病徵(如:乙型類澱粉斑塊、tau蛋白及α-突觸核蛋白)進行結合之分子探針,期待能協助醫師進行早期診斷及縮短相關治療藥物開發之篩檢時程。
  2. 設計可應用於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1 (PARP-1) 過度表現之相關婦科癌症(如BRCA相關基因突變之惡性腫瘤)之分子示蹤劑,提供醫師是否可將PARP抑制劑加入該疾病之療程中,此外,由於該PARP-1示蹤劑是以碘-123標幟,未來亦將測試該癌症分子試劑轉接具放出Beta粒子之碘-131後是否可作為治療腫瘤藥品之效益。


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為一好發於青壯年之慢性神經退化性疾病,該病患者所表現出之臨床異常徵狀主要表現在運動行為上,包括步態不穩、靜顫及表情呆滯等表徵。其異常行為經過大量研究證實與病患腦部多巴胺神經元功能損傷有關。本實驗室為研究帕金森氏症致病機轉及協助評估用嶄新藥物對該病之療效,藉由標幟放射性核種之多巴胺神經元分子示蹤劑(如I-123-FP-CIT)以活體造影方式觀察不同帕金森氏症動物疾病鼠多巴胺神經元退化情形,此外,本實驗室也與不同公司合作以活體影像平台評估新治療藥物之療效。

PARP抑制劑衍生物造影劑 

PARP-1為多聚ADP-核糖聚合酶 (PARP) 家族的主要成員,主要與細胞內對於DNA單股螺旋損傷之修復機制有關。已知PARP之DNA修復機制與許多BRCA1/2抑癌基因突變之腫瘤有明顯關聯性,如三陰性乳癌。為了幫助臨床上快速且準確地評估病患腫瘤細胞內的PAPR表現量及分布情形,本實驗室與美國賓州大學Dr. Mach合作,發展可結合至PARP-1並標幟上放射性碘-123之小分子活體造影劑(I-123-KX-1)。建立簡化之標幟方式並在BRCA基因突變之腫瘤細胞上測試其對PARP-1的結合能力,並完成其在實驗動物體內各器官藥物生物活性分布試驗。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