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物理學實驗(一)
課程簡介
放射物理學實驗課為本學系重要基礎實驗課程之一,課程依序分為基礎實驗及臨床實驗兩部份,旨在介紹基本輻射度量儀器,以及這些儀器在臨床上的應用。本課程為放射物理學實驗(一),將分別以原理解說搭配實作基本輻射度量儀器 操作之方式,讓修課同學經由實驗理解理論之內容與目的,並經印證課堂所講之理論。
課程規劃內容及講義連結
- Introduction of Experiment 1-3
- Exp 1: Cloud Chamber preparation
- Exp 2: Basic Identification in Electronic Measurement
- Exp 3: Demonstration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a G-M counter
- Midterm Examination : Operating Test
- Introduction of Experiment 4-6
- Exp 4: Radioisotope half-life measurement
- Exp 5: Determination of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and Maximum Energy of Beta Emitters
- Exp 6: Gamma-Ray Spectroscopy Using NaI with SCA/MCA
- Final Examination: Operating Test
- Final Examination
歷屆學生操作相片輯
本次參訪有幸獲得學校經費補助,讓本系修放射物理學實驗課的同學,除了於課堂中學習放射線產生相關儀器的原理之外,更能到目前全世界唯三,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具全亞洲第一座光子源的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就近參觀不同波長之光子(X-ray, UV, NIR, 可見光等)於生醫及工業上的應用。由於參觀時間較為有限,因此與該中心工作同仁,林音谷技士討論後,主要分成兩部分,首先藉由影片的播放的放式進行中心簡介,隨後由王俊杰博士及其他數位同仁幫忙實地介紹如何將X-ray藉由類似顯微鏡的原理聚焦後,進行如半導體材料、地震帶土壤樣品分析等。本次參與的同學收穫十分豐富,除了與課堂中所學知識相互印證外,現場也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並進行討論,諸如如何將短波長的X-ray聚焦,不同地震帶的土壤樣品分析結果又代表什麼意義等,此次參訪也讓同學了解醫放系學生所學的相關專業知識亦為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員。
本次活動有幸透過核能研究所綜合計畫組羅文榮先生協助接洽,讓醫放系學生有機會進入戒備森嚴的核能研究所,一窺國家游離輻射標準實驗室的各項設備及技術,以及游離輻射在醫學影像與治療的各項應用。參訪當日由核能研究所綜合計畫組及各實驗室工作同仁接待本校學生,首先前往國家游離輻射標準實驗室進行參訪,參觀不同能量之X光校正實驗室、活度校正實驗室等,讓學生能實際參觀輻射游離腔的操作及測量方式,將課堂中的理論與實務結合,接著前往由本校放射研究院詹美齡研究員於核研所服務期間創立之放射成像實驗室,一探國人自行研發之新型多角度X光診察儀器,最後來到核醫製藥中心參訪,中心工作同仁以簡短影片介紹及現場Q&A方式幫助參與同學了解核研所自行研發生產之各項放射藥品。經過本次的參訪,學生除了對輻射之專業領域有成長外,更能瞭解本系除了進入醫療體系擔任放射師外,亦可往學術及工業等多方面進行發展,拓展各項職涯的可能性。